07 Nov,2019

浏览次数:2560

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
发布者:中诚政融发布日期:2019-11-07 15:32:23

建立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,确定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的对象,规范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,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必须加快思考的问题。


当前,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,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、支出刚性增长特征明显。在这一大背景下,坚持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,研究探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,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,保持可持续发展势头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恰逢其时。结合实际,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王泽彩主任提出以下建议:

01

建立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

按照《政府投资条例》的规定和国家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关要求,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管理经验,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分类(如一般债券、专项债券等)一律实行项目管理。对可研报告科学、立项批复决策快、投入产出指标明析、过程管理规范、效果指标量化,尤其是经济和社会效益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,以及受益对象满意度较高的项目,优先予以入库,优先批复债券规模。同时,倡导分领域、分行业、分层级建立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,项目的实施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论证,杜绝因地方政府基础工作不到位形成的伪项目。

02

确定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的对象

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。基础设施项目既有公益、准公益项目,又有盈利性项目;既包括政府融资,又包括市场化融资。有鉴于此,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管理,有必要界定不同项目类型,如政府付费、政府补助抑或使用者付费项目。同时,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涉及财政、货币、投融资政策等,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,也必须对相关政策开展绩效评价。

03

规范政府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

绩效指标是绩效评价的核心,没有绩效指标,绩效评价无法量化资金的使用效果;同时,没有确切的评分体系,绩效管理工作难以保证公信力。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,要秉持有差异的均等原则,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分领域、分行业、分层次的部门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。指标设计还需要遵从相关性、重要性、可比性、系统性和经济性等原则。要在覆盖所有债券项目预算资金前提下,归纳总结一般性评价的指标值,使指标涵盖内容更加全面。

04

培育、引导、规范发展独立第三方评价机构

学习借鉴英国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实践经验,广泛培育、发展和规范引导独立的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,最终形成以证据和结果导向的评价报告,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益评价的公允性、客观性,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。

05

夯实债券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设计

参照会计审计、资产评估操作规范,抓紧制定《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范》,明确预算绩效评价操作流程。特别是在明确政府债券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计基础上,实施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覆盖绩效评价。在具体评价过程中,预算绩效评价方法、工具、技术、流程,以及实现评价报告公开和接受社会监督等问题,都需要明确,从而规范评价行为,切实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。

06

加快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

通过信息化建设,建立起覆盖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全过程,涵盖政府机构、第三方机构、专家、监督机构、公众等全方位绩效管理信息系统,将绩效管理理念、评价结果渗透到包括预算决策、编制、执行、财政决算、监督等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绩效全生命周期中,实现对与财政支出有关的各类财政数据、评价反馈数据等各方面数据的统计和分析,最终达到财政绩效监督的目的。


来源:中国财经报

作者: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员,王泽彩


本文系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此文版权归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
电话咨询
扫码咨询